为提升学院师生的学术能力,更加合理地进行学术课题规划,我学院于2月29日下午三点举办了“学术课题的多角度规划”线上专题学术报告。本次学术报告由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长林副教授主讲,我学院院长曹利华教授主持,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春梅及22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。
曹利华代表我学院全体师生向主讲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,并为大家介绍了其主要履历和学术贡献,感谢他为大家传经送宝。
此次报告主要围绕国家社科基金基本情况、特点、选题思路、学术课题研究经验等四个方面展开。
王长林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竞争激烈,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其中的巨大挑战性,希望中国语言文学课题要以基础性研究为主,密切跟踪国内国际学科前沿动态,提升主体性、原创性和学术思想性。同时强调,跟踪前沿不等于刻意求新和求异,创新也可在“旧材料”里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。
随后,王长林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情况、选题思考和规避遗憾三个部分依次分享了心得,向大家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基本情况,结合自身经历重点分享了选题的过程性思考,提出从时间、空间和学术史三个角度来扩展资料和视角。强调课题申报需知己知彼,审时度势,总结反思研究现状,再结合自身的学术兴趣,借助新材料催生新视角和新方法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考和路径,并且特别提醒了申报书撰写细节和需要主动规避的一些问题。最后,他分享了申报策略、推进方法和资料查询渠道等细节,对师生的提问做了耐心解答和有针对性的指导。
此次学术报告为我院广大师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,进一步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,激发了研究兴趣,对学院整体科研实力提升有重大意义。
主讲人简介:王长林,1989年9月生,四川广元人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主任。研究方向为训诂学、汉语史、文字学,主要致力于佛典禅籍和中古近代白话文献语言文字研究。累计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合著出版的《禅宗文献语言论考》(上海教育出版社,2018,2/2)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。在《古汉语研究》《语言研究》《语言科学》《语文研究》《汉语学报》《语言学论丛》和《禅文化研究所纪要》等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,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《语言文字学》《中国语言学年鉴》转载。
(编辑/何雯 审核/曹丽)